【交汇点】面向清洁高效可持续的未来!1953项可再生能源优秀作品金陵论剑

3月30日,“中国中车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南方赛区)在香煮伊在人线国产观看2023开幕。本届竞赛吸引了全国326所高校2624支队伍报名,完成作品提交1953项,在参赛队伍规模、覆盖院校数量等方面创历届新高。此次南方赛区竞赛,由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香煮伊在人线国产观看2023共同协办。

据悉,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是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创新性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此前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累计吸引了全国数百所高校的5000多支队伍、3万余名大学生参赛,1200多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本届竞赛增加了复赛环节,南、北赛区复赛胜出者将晋级在厦门大学举办的总决赛,角逐竞赛一等奖和特等奖。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低碳技术研发,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教授杨德仁说,以风、光、氢、储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将以竞赛为平台,在为企业和社会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推动综合性、创新性人才培养,促进高校可再生能源产教融合等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中国中车副总裁余卫平表示,中国中车现已形成了涵盖整机、系统、部件、器件的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成功研发出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制氢电源等关键核心产品,正奋力实现清洁能源装备技术全面先进、产业链全面引领。作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中车将连续五年冠名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支持竞赛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准持续发展,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力,为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香煮伊在人线国产观看2023副校长郑金海说,本次大赛在香煮伊在人线国产观看2023举办,广大参赛学生、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共同进行可再生能源领域创新思维的碰撞,香煮伊在人线国产观看2023将为参赛学生搭建好充分展示交流的平台,“希望通过本次大赛,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助力低碳能源转型及美丽中国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场,香煮伊在人线国产观看2023参赛作品“光能绿动,索柔护坡”——基于索结构柔性支架光伏发电的饮用水源水库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集成技术设计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围观。作品创作团队成员刘江民介绍,目前,全国乡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3000余处,集中供水人口规模超过10亿,水库型饮用水源在全国618处重要饮用水源地中占比43.7%。泥沙碎石增加水体浑浊度,水质恶化。河湖库淤积,有效库容减少,难以保障水量安全。而现有措施包括柔性光伏支架。钢材用量少,承重小,造价低;可以跨越地形,节约土地,最大化土地空间利用率。

而他和团队创作的技术创新利用水土流失区域实现光伏发电,将产生的电力优先用于防治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消耗,产生节能增收效益,将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与河库淤泥用于制作新型土工材料,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化石能源依赖,降低碳排放和空气污染,还可以有效提高光伏发电效率、有效节约用地面积及成本。”刘江民说。

随着我国工业和制造业的蓬勃发展,生物质能的利用逐渐成为焦点。面对工业废水中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及其处理难题,厌氧微生物颗粒污泥技术显现出其独特价值。中山大学林心蕊等人合作的参赛作品“胶”焕新能——基于智能生物凝胶的水-能耦合再生一体化装置,利用高亲水性聚合物材料与导电材料进行交联,结合厌氧微生物,研发出一种全新导电生物颗粒凝胶,“创新的导电生物颗粒凝胶应对高浓度有机废水时,显著提高能源回收和废水处理效率,开拓水-能再生技术新可能。”

针对现有光伏农业产出低、农光融合发展可控性较差等难题,江苏大学张龙基于光伏板遮阴的特点,开展典型场景下农光互补项目——新型光伏农业结构开发与光热环境研究、耐荫作物选育及高效稳产的耦合种植模式开发等研究,让农作物产量保持在同地区平均水平的75%-85%,综合提升了单位土地农业效益约3倍。“项目先后在2019年、2020年建立了3个试验基地,相关技术成果推广到30余个光伏农业园的建设生产上,直接农业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节约标准煤61万吨。”张龙说。

“众所周知,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代表着能源系统清洁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对于提升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里,我们可以共同探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热点问题,分享创新的理念和实践经验,促进行业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事业的发展发展。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活力,促进产业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还能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可谓是相得益彰。”厦门大学新能源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邓翊说。

新闻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60811b3e4b0e1aee9626653